据统计,2012年圆柱锂电池市场规模达48亿元,比2011年35.7亿元,增长34.45%;圆柱锂电池的产量达到8亿AH,同比2011年5.5亿AH,增长45.45%。
在2009~2011年间,中国圆柱锂电池市场规模呈现快速的增长,主要受益于国内锂电池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率提升,圆柱锂电池的产品一致性提升较快,使其在笔记本二级电池市场的客户接受度提升较大,并且在移动电源领域的使用大为增加。
2009年中国软包锂电池市场规模只有23.4亿元人民币,仅3年时间,市场规模翻一番。圆柱锂电池的增长速度比软包锂电池稍慢一些,但是从增长势头来看,圆柱锂电池的发展趋势更为平稳一些。
截至2013年2月份,中国约有120家圆柱锂电池生产企业,其中圆柱锂电池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,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约46家。
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(GBII)调查发现,我国新增圆柱锂电池企业更容易往内地迁移,这主要是因为圆柱电池是标准品,在长途运输方面,安全措施更容易到位,不容易发生漏液、自燃等情况。
具有人力成本优势和产业链配套完善的地区,如:江西、湖北、湖南均为圆柱锂电池企业扩产的主要省份。
虽然目前广东的圆柱锂电池,占全国总量的比例50%,远高于其他地区;但是从现有的区域分布趋势判断,圆柱锂电池向内地迁移的趋势明显,未来2~3年圆柱锂电池的分布格局将发生明显变化。
中国圆柱锂电池产业聚集效应相比没有软包聚合物那么明显,区域集中度相对较低,珠三角地区有60家圆柱锂电池企业,占总数50%;华中地区凭借人力成本以及去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优势,有36家,占总数30%;长三角地区有18家,如:上海德朗能、江苏天鹏,占总数15%;这三大区域的占比总数达到95%,其他地区占比5%,其中山西省的中道能源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也比较大。
圆柱锂电池企业区域集中度相对软包锂电池而言较低的主要原因是:
a、圆柱锂电池是标准品,运输过程的安全措施比较统一,因此适合长途运输,并且体积小,运输成本相比产值而言占比不超过2%;
b、圆柱锂电池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,不仅在笔记本、移动电源、相机等数码产品,而且在电动工具、电动自行车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,针对没有那么强,所以圆柱锂电池受消费属地的限制较小;
c、内陆地区的人力成本相比于深圳、东莞具有优势,而圆柱锂电在受消费属地、运输限制影响较小的情况下,自然选择内陆地区作为生产基地;
d、圆柱锂电池相比软包锂电池而言,技术、产品更为成熟,对技术人才的依赖更小,这适合内地企业的发展。